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年轻女性欣然尝试肯德基体验,展现对新事物的开放心态相关内容!
刘女士今年24岁,却从来没有吃过肯德基,为了替那个曾经趴在肯德基玻璃窗外的自己圆梦梦,他第一次走进了肯德基餐厅。
在等待的时候,刘女士发现身后有一家人正有说有笑的吃着,这令他羡慕不已,他多么想成为那个幸福的孩子。
吃汉堡的时候,刘女士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妈妈总是说你要考一百分,你要听话,才能给你买汉堡。如今长大了才发现,原来吃汉堡不需要前提。
以前爸妈也带他吃过好吃的,可过程并不令他快乐。因为父母只点他一个人的份,看着他吃,等回家了再去吃他们那冷冰冰的饭菜,这令刘女士非常愧疚。
在父母自我感动的教育之下,刘女士逐渐变得软弱胆小,害怕别人不高兴。这种心理缺陷直到长大才慢慢消融。
最后刘女士将吃完的餐盒亲手丢掉,并配文,将我童年的遗憾和垃圾一起丢掉。
我们在小的时候都有着许多愿望,吃一顿好吃的,去一次游乐场。但有些父母总是扫兴,让我们期盼的心情荡然无存。
评论区中有很多人分享出了自己的同款经历。
“小时候我们城市开了第一家牛排店,我还记得一份最便宜的牛排要二十五块,但母亲每次只点一份看着我吃,这让我很难受,后来我宁愿不吃,也不希望再有这种感觉”
“以前去肯德基吃薯条,我妈就在旁边看着我吃,还说他们以前可没有这种东西吃。于是我给了他一根,他却说我才不要这种垃圾食品呢,当时我真的不想吃了,很窒息”
“父母最讽刺,最让我难以接受的一点,就是既没有对我好到让我幸福快乐的长大,也没有坏到让我恨他们一辈子。他们永远表达最含蓄的爱和最不经意间透出的恨,让我既不能学会爱父母,也不能恨到完全脱离血缘关系,真的很讽刺”
“如果自己吃东西而父母不吃,我真的会很难受,宁愿父母吃的比我好,不然会有一种自己很不配吃的感觉,让我很不自信,很不开心”
“小时候每一次吃肯德基,我妈都会说你吃吧,我回家吃。要么就是对着小票叹气,我每一次吃都会特别愧疚,十二岁初一吃了一次,他跟我说了好多,比如吃不起啊,家里真的困难啊之类的。之后我真的一次都没有吃过,直到现在十六岁,前天听小姨在餐厅里说,他偷偷带我妹去吃了好几次肯德基,一句他爱吃我就带他吃,让我愣了好久。我真的很崩溃,为什么要用这种牺牲式教育对待我?为什么不能把爱分给我一点呢?”
还有人冷嘲热讽。
“卖惨是吗”
“穷酸样”
牺牲式教育会改变一个孩子的性格,让他们变得胆小懦弱。
前段时间有一位博主火遍了全网,他的名字叫打工仔小张,视频内容为教大家第一次去某些场所时应该注意什么。
在视频里他教大家如何坐高铁,如何坐飞机,以及如何去麦当劳星巴克。从如何走进餐厅到如何点单,甚至在等餐时需要注意什么,他都一一详细列出。
在他的视频下方有这样一条评论“很不理解,去消费还要怯怯的去”。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一句话“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具备你所拥有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通情达理,有那么一部分人就喜欢用牺牲式教育对待孩子,让孩子感激涕零。以为这样教出来的孩子更加懂事,其实只是在消磨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