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不便利是阻碍一座村落的发展,令其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显得更落魄,但有时候也是保护村落原始风貌的最好方式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五六百年的古村寨,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而鲜为人知。
即便村寨是发展成旅游景点,却依旧保留着原始风味,村民们依旧质朴无华,面对外来的游客仿佛是“有朋自远方来”,热情邀请芦笙鼓楼下一起围坐烤火吃红薯。
没错,湖南芋头古侗寨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它是百里侗文化走廊中重要的村寨示范点,也是展示风景名胜区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就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特色旅游景点,芋头古侗寨的村民们似乎对于自己生活的地方变成一处景点还是“浑然不觉”的状态。
尽管村落的街巷里会卖着一些旅游纪念品,尤其是秋冬之时,特有的湖南腊肠是一道风景,还有村民们自己晒干的辣椒、动手做的辣椒酱等等一些风味小吃,但这些场景不足以构成是“商业”,比起热门出了名气的古村古镇而言,芋头侗寨还算得上是“藏在深闺无人识”。
这个古老的村寨迄今已有640多年了,建于明洪武年,但在清顺治年间,村寨遭遇了一场大火,如今这里所有的建筑屋都是清顺治年间重建,属于明朝的踪迹几乎化为灰烬,但历史从未间断。只是大山的阻隔和交通的不便利,使得这座六百余年的古寨哪怕在2007年被评为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也是少有人知。
寨子里如今留下的一些老建筑也是清代时期所建,如芋头廻龙桥、牙上鼓楼、龙氏鼓楼等,就连著名的田牛鼓楼、芦笙鼓楼、龙门以及古驿道街道也是清道光、光绪年间分别修建,其中芦笙鼓楼是整个芋侗寨最为显著的建筑代表:九重密檐,下五层为四角,上四层为八角,攒尖芦笙顶,屋顶收分较大,外形更像宝塔。
第一次来这里就被这芦笙鼓楼所吸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与村民们一起围坐烤火吃红薯,听他们说往事,甚至是一些传奇人生,其中“再生人”最令人猎奇,关于“再生人”的事情也是在火堆旁所听闻,当地老人对此深信不疑,还找来了村寨里最有名气的一位“再生人”女孩,她对前世的大多数记忆都历历在目。
听她讲前世今生的时候,所有人围成一圈,不论是当地村民还是外来游客都屏住呼吸,听到她诉说这不可思议的经历。
前世,她是1969年出生,1982年农历6月因为白血病去世。今生,她是1983年农历3月出生,这中间只隔了9个月。她今生的父亲母亲是她前世堂叔的儿子和儿媳,她今生的爷爷是她前世父亲的堂哥。
这段关系显得复杂,令人匪夷所思。但据说有的再生人前世是夫妻今生是兄妹,也有的再生人前世是他今生父亲的父亲,今生就变成了前世儿子的儿子。
当时外面还下着雨,但深秋的寒意被这鼓楼里的火堆所驱走,本就安静的村寨此时更加寂静,唯一打破“僵局”却不被忽视的唯有火堆里发出来的吱吱声。芋头古寨的村民对于“再生人”再熟悉不过,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再生人”,对于前世之事记得清清楚楚的只有零星几人。
当时去湖南通道探访这些少数民族的古寨的时候,只遇到两个“再生人”,一个是眼前的这位年轻姑娘,另一位则是个老妇。
对于“再生人”,这是科学无法解释,外界更认为这是一场骗局。但不论如何,本身鲜为人知的芋头古寨因为“再生人”而多次被报道,导致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但大多数人的向往并不是对于芋头古寨本身的历史文化或是村寨环境,而是这“再生人”的探秘。只是在众多旅游古镇古寨中,它依旧是“清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