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活动 >

官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历史悠久的古都风华之地

作者:尚秀英 来源:网络整理 发表:2023-12-04 12:46:23 我要点评 作者ID:3

官渡区,这个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历史悠久之地,究竟蕴藏着怎样古都风华?这里的风景名胜、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又是如何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在这片土地上,又有哪些传奇故...

本文给大家分享的是官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历史悠久的古都风华之地的相关内容!

官渡区,这个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历史悠久之地,究竟蕴藏着怎样古都风华?这里的风景名胜、文化底蕴和历史遗迹又是如何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在这片土地上,又有哪些传奇故事和感人至深的历史瞬间?让我们一起探寻官渡区的神秘面纱,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官渡区是昆明四大城区之一,是云南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它以云南古渡口的官渡命名。该区域是昆明市的东南部分。西临滇池,西山区,南临呈贡县,西北临五华区、盘龙区,北临松明县,东临宜良县。

官渡区

官渡区简介

东经-102.41'官渡区;~103.03'、北纬24.54'~25.13'之间。

东西宽41.5公里,南北长39公里。位于昆明主城东南、滇池北岸,是古滇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因其盛极一时的滇池古渡口官渡而得名。主要进入滇河23条,长200公里。滇池流域面积3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7%。滇池湖岸线长17.6公里,靠近306平方公里的滇池水面。官渡区是昆明四大城区之一。是昆明市东南部分。西临滇池与西山区相望,南临呈贡县,西北临五华区、盘龙区,北临嵩明县,东临宜良县。年平均气温为14.9℃,极端最高气温为31.5℃,极端最低气温为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5mm,208.3月最大降雨量208.3月mm,153.3日最大降雨量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327.5小时,年蒸发量1856.4mm。最大风速40m/////s,多西南风。相对湿度为76%。官渡区总面积552.2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13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52.78万,常住人口75万(2009年)。区人民政府驻关上关兴路320号,邮编:650220。代码:530111。区号:0871。拼音:Guandu Qu官渡区也是昆明主要交通枢纽的聚集地。昆明站、机场和大部分公交客运站都位于本区。题图为昆明火车站外景图。

官渡区历史沿革

官渡区是滇池古渡口“官渡”以此命名。宋大理国时,高在蜗洞置治所建了官渡古城和法定寺庙。到元十二年(1275),姗姗大厦改善州,领昆明、官渡二县,后废州,置中庆路,官渡县入昆明县,为路治,在蜗洞置通至高瑶渡口。“官渡”由此得名。

战国前,“滇在梁州境内”。西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因为“滇王降汉,置益州县”,管辖24县,汉将军郭昌筑郭昌城,以县名命名,后改名为“谷昌县”,今日官渡区应在其范围内。

东汉仍名谷昌。蜀汉时,县名依旧,隶廉降都督统辖建宁县。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建宁县改为宁州。晋宁县是东晋隆安年间设立的,谷昌为其所属。在南朝时期,宋齐皆袭之。在南朝梁元帝时期,它是根据的。

隋初建昆州,不久就废弃了。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废谷昌,复置昆州,置益宁县,属剑南道辖之戎州都督府,今区属州治益宁。开元二十六年(738),南诏并五诏为一。永泰元年(765),南诏王阁罗凤命其长子凤迦异于昆川(州)置拓东城。位于今官渡区域,城址位于今官渡区域,五里多,五家湾,吴井桥,前卫营,“所以改名为姗姗大厦”,属于六节度之一的拓东节度。

从五代到宋代,大理仍然被称为姗姗府。宋神宗元峰三年(1080年),岳侯高在大理国起兵平定内乱有功,加封德侯,出镇姗姗,高在蜗洞置治所建官渡古城和法定寺。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姗姗大厦改为善州,领昆明、官渡二县,其中官渡县治在今官渡秀英村。至元十三年(1276)设云南行中书省,滇池地区设中庆路,改善州为昆明县(官渡县并入)。昆明省治、路治。明代,云南诸路行中书省改为云南布政使司,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云南府,县名因之,为府治。县境设六卫,即左、右、中、前、后卫和广南卫。清代,云南布政使司改为云南省,设云南府,昆明县隶府治。

民国17年(1928年),市县划界,以城市为市。昆明县分为8个区,其中一、二、三、四、五、八个区在今区。24年(1935年),昆明县仍为8个区,区下为39个乡和6个镇。今天的官渡区有5个镇和23个乡。29年(1940年),昆明县撤区,设10个乡和6个镇,今天的官渡区有5个镇和6个乡。

解放初期属昆明县一、二、三、四、七区。昆明县人民政府成立于1950年4月6日,隶武定专署,县政府驻如安街12号。全县分为六个区,今官渡区属于县之一、二、三、四区。区设区公所,乡镇袭旧。同年8月30日,昆明县由武定专署划归昆明市领导,因此县辖区建制。区下设乡,今区境内有54乡(“土地改革”时划为79乡)。1951年3月,昆明市将9个乡划入昆明县,以适应土地改革。1953年7月,撤昆明县建制,并入昆明市。1956年,市政府改名为官渡区(五区)、板桥区(六区)(六区)、龙泉区(七区)。1956年10月19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市第五、第六区合并为官渡区建制,治所驻官渡秀英村土主庙;七区仍为龙泉区,治所先驻波罗村,后迁龙头街。1958年,将分别划入城区的7个乡分别划入官渡区、龙泉区。12月21日,撤龙泉区建制,并入官渡区。1959年2月,区治由官渡镇迁驻关上。1960年12月,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由嵩明县成建制划归官渡区。1962年9月,昆明国有第一农场、第二农场、第三农场的部分生产旅划分为官渡区,分别成立了联盟公社、金马公社和第六公社。

1980年1月,区革委街道革委会被撤销,分别设立了关闭、茨坝、小坝三个街道办事处;1981年3月,新牛街庄街道办事处均以驻地命名。管理范围:

1、茨坝街道办事处是龙泉、双哨、小河三大公社;

2、小坝街道办事处是金马(大部分)、双龙公社及联盟公社小坝区;

3、关上街道办事处是福海、前卫、六甲、官渡、一六、云溪等公社和金马公社的一部分;

4、牛街庄街道办事处是阿拉、大板桥、小哨等公社以及云溪、金马公社的一部分。街道办事处有9个居民委员会。分别管理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居民。1981年左右,各公社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和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的名称。6月取消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区人民政府。1982年,金马公社东华大队建制撤销。全区大队仍有135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人口436712人。

机构改革于1984年2月进行,将15个公社改为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农村)办事处。前135个大队部分合并后为122个乡(小乡),其中12个彝族乡。乡镇设乡人民政府。合并大队为:义路合并为羊甫,时家湾合并为云溪,织布营合并为二聪,土桥合并为星东,马齐合并为普照,白马、罗丰合并为金星,清泉合并为云波,宝丰、谷峰合并为宝云,水青合并为中坝,罗索坡合并为北仓,秀英、螺峰合并为官渡。

1988年1月,区委、区政府决定将15个农村办事处和4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改为9个镇、8个乡镇。原办事处下设的122个小镇改为办事处,村民委员会536个,居民委员会12个

1、划出前金马办事处五里,关上两个乡和原前卫办事处的双桥,日新两个乡新置关上镇;

2、划出前龙泉办事处和平、花鱼沟两乡新置茨坝镇;

3、原龙泉、联盟、金马、前卫、大板桥五个办事处改为镇;

4、云溪办事处改为小板桥镇,先锋办事处改为官渡镇;

5、双哨、小河、小哨、双龙、福海、益六、六甲七个办事处改为乡,阿拉办事处改为彝族乡;

6、市二农场青龙大队、市三农场塔密大队改为办事处。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人口448515。1993年,全区共有27个居委会,总人口511606人。1995年,全区总面积1025平方公里,总人口52896人,辖9镇8乡,122个农村办事处。

1997年,官渡区面积1025平方公里,人口52.3万。管辖9个镇、8个乡:关上镇、茨坝镇、龙泉镇、联盟镇、金马镇、大板桥镇、小板桥镇、官渡镇、前卫镇、易六乡、六甲镇、小河镇、小哨镇、双龙镇、福海镇、双哨镇、阿拉彝族镇。区政府驻关上镇。[1]1956年10月19日,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昆明市人民委员会将原第五区、六区合并为官渡区。1958年12月,龙泉区并入官渡区。1959年3月,区人民委员会由官渡镇迁驻关上。1961年,由嵩明县成建制划归官渡区。

2000年,官渡区有关上镇、茨坝镇、龙泉镇、联盟镇、金马镇、大板桥镇、小板桥镇、官渡镇、前卫镇、易六乡、六甲镇、小河镇、小哨镇、双龙镇、福海镇、双哨镇、阿拉彝族镇等9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9830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人):关上镇 153755、前卫镇 159650、官渡镇 26765、茨坝镇 48645、金马镇 260535、龙泉镇 157992、小板桥镇 52749、大板桥镇 32255、联盟镇 189878、阿拉乡 70153、福海乡 143553、矣六乡 37921、六甲乡 30228、小哨乡 17324、双龙乡 8445、小河乡 4556、双哨乡 3901。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谟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区划调整前,官渡区位于昆明市东北部,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43公里。面积1025平方公里。东临宜良县,南临呈贡县,北临嵩明县,西北与西山区相连。联盟、金马、前卫、龙泉、官渡、小板桥、大板桥、茨坝、福海、六甲、易六、阿拉彝族乡、小哨、双哨、双龙、小河8个乡、122个办事处、694个生产合作社、545个自然村。

2004年6月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2号)调整云南省昆明市辖区行政区划: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关上、金马、东站、太和街道办事处、大板桥、小板桥、官渡镇、哨兵、易六、六甲镇、阿拉彝族镇。区划调整后,面积552.2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1.2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51万,辖4街3镇4乡。

2006年,小哨镇被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大板桥镇,镇政府驻扎在原大板桥镇政府。调整后,官渡区管辖关闭、金马、吴静、太和四个街道办事处、大板桥、小板桥、官渡三个镇、易六、六甲、阿拉彝族乡。

2009年撤销小板桥镇、官渡镇、易六乡、六甲乡、阿拉彝族乡,分别设立小板桥街、官渡街、易六街、六甲街、阿拉街。

2010年撤销大板桥镇,设立大板桥街道。

官渡区行政区划

2011年,官渡区辖10条街道:关闭街道、太和街道、吴井街道、金马街道、小板桥街道、官渡街道、大板桥街道、阿拉街道、易六街道、六甲乡街道。

官渡区旅游资源

昆明世博园、金殿公园、昆明植物园、黑龙潭公园、云南民族村位于区北部,是省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殿、官渡金刚塔、新发掘的小板桥羊甫头古滇墓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和官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历史悠久的古都风华之地有关内容就为朋友们整理到这里,更多优惠活动资讯信息可查看本站其他栏目。

本站文章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网友投稿,如需申请删除,请与站长联系(挑错)。
优惠网专注全国优惠活动资讯信息及各种实用生活经验分享,更多优惠券限时折扣活动在线免费领取。

相关旅游优惠信息推荐
广告
优惠网微信小程序
广告
优惠网新闻投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