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介绍的是"小米汽车明年登场,赌上全部名誉,卷王新篇章揭幕"相关内容!
面对汽车庞大的市场,不仅只有传统汽车品牌在角逐,也不乏诸多跨界龙头企业在觊觎着这块甜美蛋糕,只是苦于契机未现。随着新能源车这个全新的细分领域的出现,似乎又将所有车企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随之不久,出现了一众造车新势力与跨界者摩拳擦掌,时至仍活跃在汽车市场者寥寥。这也说明,汽车市场确实存在着壁垒,“PPT造车”不可取。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出自小米公司创始人兼CEO雷军之口,在国内智能手机格局未定之初,看准时机果断入局。“做全球最好的手机,只卖一半的价钱,让每个人都买得起。”极致的性能,极致的性价比,让“为发烧友而生”的小米名声大噪,雷军的“飞猪理论”也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在2021年3月30日,小米正式官宣造车,雷军坦然说道,小米造车是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
这一消息的传出,网络舆论顷刻间一片哗然。此时的新能源车市场,比亚迪已露王者之姿,蔚小理等新势力也稳固了市场地位,作为时机主义者的雷军,却在新能源车决战前夕,领着入场券姗姗来迟,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入局节点,无疑与雷军的行事风格相悖。
虽在此前,雷军确确实实展现了对新能源车市场的兴趣,先后通过顺为资本参与蔚来的发起创立与小鹏的融资。但在2019年的小米董事会上,王川就曾建言小米入局造车,雷军认为成功几率太低而否决了。
雷军却在2021年打起了造车念头,令人感到迷惑不解。谈及入场时机是否太晚的问题,他表示,汽车是百年赛道,只要看好汽车产业,任何时间都不晚。虽然其他造车新势力布局汽车比小米提前6-7年,但小米的优势在于电子技术和用户体验上。那么,官宣造车两年半后的小米汽车,现在如何了?
今年年初,据称是小米首款车型MS11的设计效果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该设计效果图与此前曝光的工程图造型基本一致。在舆论发酵过后,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上进行了回应,表示这是小米汽车二级供应商保密的设计文件。随后,该二级供应商以及涉密人被小米内部通报处理。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对小米首款车型MS11设计效果图真实性的实锤。
造型设计部分,小米MS11整体轮廓圆润动感,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也是时下流行的电动化设计元素。圆润的前大灯造型以及别致的下格栅样式,带来了不错的车型辨识度。车身侧面采用的是溜背式轿跑设计,隐藏式车门把手以及花瓣式轮圈造型,增添了年轻化运动属性。
在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曝光了其中一条专利为“显示屏总成及车辆”,申请号为CN202223014436.5。据了解,该专利为车载显示屏总成能够在实现显示屏平移的同时,满足乘员躺倒后的使用需求。
在智能化时代,车企们在屏幕上挖空心思,前有比亚迪旋转屏,后有深蓝向日葵屏,而小米汽车的显示屏平移技术与极氪X的中控屏有异曲同工之妙,极氪X中控屏可通过电动机构进行从中控台的中央位置到副驾正前方的位置进行滑动。
此外,车机同样是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华为的鸿蒙系统,吉利收购魅族后推出的魅族FlymeAuto系统,车机与手机的打通或许会是未来发展趋势。而MIUI系统一直以来都是小米手机的核心,MIUI车机版的推出或许是大概率事件了。此外,小米汽车在自研芯片领域也早有布局,投资的黑芝麻智能、傲芯科技等科技公司涉及包括自动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等多个领域,很好的为小米汽车智能化铺平道路。
在小米MS11设计效果图中,其车顶上一个明显的黑色凸起物,大概率是激光雷达装置。小米在自动驾驶产业链同样进行了布局,对国内的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等激光雷达供应商进行了投资。所以,小米MS11车顶上的激光雷达很可能是出自自家产品之手。此外,在去年11月份,禾赛科技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FT120的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可能是第一个实现规模化量产的纯固态激光雷达。由于纯固态激光雷达在结构中去除了旋转部件,所以拥有视角更大,扫描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优点,但探测距离较短,适用于捕盲。
前不久,一张疑似小米汽车电池组标签的图片在网络上曝光,信息显示小米搭载的电池组额定电压为726.7V,额定容量139Ah,电池包容量是101kWh,重量为642kg。这不难看出,小米汽车将支持800V高压快充功能,匹配101kWh容量电池包,算得上目前新能源市场的顶尖水平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8月份传闻小米汽车动力电池已经敲定了两家主力供应商,分别是来自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以及宁德时代,这两家电池公司亦是国内动力电池的佼佼者。据悉,小米首款汽车提供高低配版本,其中高配版本采用800V电压平台,搭载来自宁德时代麒麟电池,而低配则是400V电压平台,采用的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
在今年6月份,宁德时代推出第三代CTP(Cell To Pack)无模组电池包技术,即运用该技术的麒麟电池的体积利用率突破72%,可将三元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提升至255Wh/kg,并兼顾4C充电倍率,以及支持1000km长续航能力。如若传闻属实,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具备的快充与长续航能力,确实是具备了不小的诱惑力。
早在2022年3月,小米在财报中宣布,小米汽车旗下首款量产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不久前,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下线并实现量产,在时间进度上将符合或略超预期。小米董事长雷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团全体会也表示,小米造车进展超预期,已经顺利完成冬季测试,预计2024年上半年量产。种种迹象表明,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初网络上曝出小米汽车开始筛选交付中心的消息。内容如下:据经销商集团反馈,小米汽车目前已经开始了交付中心的筛选工作,要求候选场地至少有120个车位,建筑不能低于3000平。
此外,有消息称小米汽车从7月开始进行10大交付中心建设,首批城市包括北京、深圳、成都和西安等,同时也将优先在一线城市建设一批旗舰店专门展示小米汽车,目前已经在筹备选址阶段。位于深圳南山区的小米国际总部将成为小米汽车的全球旗舰店。
不可否认的是,小米在智能手机业务、物联网(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互联网服务都足够出色,有口皆碑。但造车不同,要求更大的资金投入、更复杂的生产流程、更高的技术要求等等,要想打破壁垒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当然了,从目前流露出的信息来看,小米汽车正在有条不紊的前进,距离首款车型正式亮相时间渐进,相关内容曝光也逐渐多了起来,同时频频冲上了热搜,不难看出消费者们对它的关注度。相信消费者们也期待着小米汽车如同小米手机一样,将汽车价格打下来吧。新能源市场内卷的小米汽车回到了熟悉的竞争节奏如鱼得水呢?还是在陌生的汽车领域跌跌撞撞?拭目以待。